9月7日至9月8日午夜时分,将发生一次月全食(全中国境内可见),它绝对值得熬夜一睹!和我们一起为这次月食做好准备! 🌕
和DWARFLAB一起
📚 先学习: 获取独家图文/视频教程,轻松掌握拍摄技巧。
📱 边看边拍: 直播同步指导(天气允许的话)。
📸 后分享: 在社交媒体上传你的月食大作,赢取专属奖励。
1. 选择你想要拍摄的效果
![]() |
![]() |
|
延时摄影:输出格式为MP4。
教程在4.3章节
|
连拍:输出格式为JPG。
相册中仅显示连拍的第一张照片,查看全部图片需将 D3 连接电脑,在 「Burst」文件夹中获取。
教程在4.4章节。
|
天文叠图:输出格式为 JPG。
机内格式单张图为FITS,机内叠图为JPG、PNG、FITS。
教程在4.5章节。
|
手动调参教程在4.6章节。
2. 什么是月食
月球绕地球公转一周大约需27天。当太阳、地球和月球恰好运行到同一条直线上,且地球位于太阳与月球之间时,月球便会进入地球的阴影之中,无法被太阳光直接照亮——这便是“月食”
-
如果排列完美,整个月球就会陷入地球的阴影中:这就是月全食。
-
如果排列稍微偏离,月球只有一部分会进入地球的阴影:这将导致月偏食。

图片来源:youtube 国家地理
根据月球穿过地球阴影的方式,月食有三种类型:
半影月食:月球穿过地球的半影(较亮的外影),造成微妙的变暗,通常很难被注意到。
月偏食:月球的一部分进入地球的本影(黑暗的中心阴影),在月球上形成可见的暗区。
月全食:整个月球被地球的本影所吞没,变成深红色——通常被称为“血月”。

3. 月食地点、时间及阶段
地点:中国全境可见;澳大利亚、亚洲、非洲和欧洲都可以看到月全食。
时间及阶段:以下具体时间以武汉为例,您也可以使用时间和日期网站查询当地的具体时间。

翻译有问题,实际上应该是月全食。
也可以使用小程序“超级月亮”,点击下一场月食即可查看月食的阶段、时间、高度角。

4. 如何使用DWARF 3记录月食
4.1准备工作
观测提示
1.建议提前几晚测试拍摄,熟悉设备并确定最终拍摄模式!
2.选择一个天气晴朗、无云、光污染少的开阔黑暗地点,以获得最佳观测与拍摄效果。
设备
-
DWARF 3 智能望远镜
-
智能手机
-
三脚架(非必需,需使用经纬仪模式跟踪月球,可直接平放在地面进行拍摄和跟踪)
-
充电宝(建议拍摄前就连接供电,避免拍摄中途插电导致跟踪效果不佳)
设备调试
如果您想尝试月食自动曝光功能,或用任意角度拍摄月食,欢迎联系客服加入测试群,下载体验我们的测试版 App。(请注意:当前测试版本可能不够稳定,仅供尝鲜使用。)
-
确保 App 为正式版,固件已更新至最新版本(连接D3-设置-我的设备-固件升级)。
-
检查 AF 对焦是否清晰,并全程使用标准滤镜。
-
放置设备时注意:
- DWARF 3 背面定位点需对齐;
- logo 面(正面)与镜头同一侧,正面应对准月亮;
- 设备整体应水平放置(倾斜角度 ≤ 3°)。

推荐提前学习的教程
4.2 找目标
1.找目标:将月亮放置至长焦视图中心(绿框在中心的为广角视图)。

2.对焦:点击对焦-AF自动对焦(会自动调参)。

3.跟踪:点击功能-月亮跟踪-查看提示-点击已完成。


4.3 延时摄影
1.切模式:点击照片(拍照)-切换到延时摄影模式。

2.设置参数:显示月亮跟踪中-点击功能-参数。
滤镜:设置为标准。 快门&增益:在月食过程中需要手动调节,请参考章节4.6。

3.延时设置:点击功能-设置。
拍摄间隔:半影月食30~60s、月偏食15~30s、月全食5~15s。拍摄时长:可设置最长300分钟;也可不设置,随时结束拍摄。

4.开始拍摄:点击拍摄按钮开始拍摄。

5.结束拍摄:点击拍摄按钮结束拍摄。

6.查看图像:点击相册即可查看并下载延时视频,成片时间需大于1s才会保存。
4.4 连拍
1.切模式:点击照片(拍照)-切换到连拍模式。

2.设置参数:在跟踪月亮后-点击功能-参数。
滤镜:设置为标准。快门&增益:在月食过程中需要手动调节,请参考章节4.6。

3.连拍设置:点击功能-设置。
拍摄间隔:半影月食30~60s、月偏食15~30s、月全食5~15s。拍摄张数:根据您的需求设置,最多可以设置1000张。

4.开始拍摄:点击拍摄按钮开始拍摄。

5.结束拍摄:当第一张拍摄后,可随时点击拍摄按钮结束拍摄。

5.查看图像:点击相册,连拍仅显示连拍第一张照片,查看全部图片需将 D3 连接电脑,在 「Burst」文件夹中获取。
4.5 天文叠图
1.切模式:点击照片-天文。

2.跟踪:点击功能-星图-右上角搜索-dwarflab-月亮。
如果您已经跟踪好月亮,则不用再次进行此步骤。


3.设置参数:功能-参数。
自动调参:关闭。快门&增益:在月食过程中需要手动调节,请参考章节4.6。拍摄张数:10-20张(月亮在变化,堆栈张数较短比较合适)。


4.开始拍摄:点击拍摄按钮开始拍摄。

5.结束拍摄:长按拍摄按钮结束拍摄。

6.查看图像:相册中仅显示堆叠后的JPG图,查看RAW图需将 D3 连接电脑,在 「Astronomy」文件夹中获取。
4.6 手动调参数建议
以上模式都可以在月食的不同阶段手动调整参数。
-
快门速度:相机传感器接收光线的时间。
✅ 亮度高时→用 “快快门”(如 1/1600 秒):避免画面过曝;
✅ 亮度低时→用 “慢快门”(如 1 秒):让传感器多接收光线,避免画面漆黑。
- 增益:类似 “感光度(ISO)”,通过电子信号放大光线,让暗部变亮。
✅ 亮度极低时(月全食阶段)提高增益:但增益越高,画面噪点(颗粒感)会越明显,所以一般优先调快门,实在不够亮再提增益。
月食摄影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但不限于:
-
当地环境:光污染程度、大气透明度、视宁度(大气湍流)等;
-
个人偏好:您期望的最终成像风格(如亮度、对比度、色彩饱和度)。
我们建议以AF自动对焦的默认参数作为起点,再结合您所处的实际环境和期望效果,参考下方提供的参数表进行试拍和微调,以获得最理想的成像效果。
自己调试的参数不理想时,正式版请点AF回归默认参数;测试版请点击快门-Auto回归自动曝光。
时间
|
阶段
|
参数建议
|
9月7日23时28分25秒
|
半影月食开始
|
快门 1/640s - 1/250s 增益 0
|
9月8日0时27分09秒
|
月偏食开始
|
快门 1/100s - 0.5s 增益 0
|
9月8日1时30分48秒
|
月全食开始
|
快门 0.5s - 2s 增益 0 或必要时略微增加
|
9月8日2时11分47秒
|
食甚(最暗红的时刻)
|
快门 0.5s - 2s 增益 0 或必要时略微增加
|
9月8日2时52分51秒
|
全食结束>偏食
|
快门 1/100s - 0.5s 增益 0
|
9月8日3时56分31秒
|
偏食结束>半影
|
快门 1/640s - 1/250s 增益 0
|
9月8日4时55分08秒
|
半影食结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