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机内文件
将 DWARF 3 开机并连接电脑,打开 DWARF 3 的U盘,您将看到以下文件夹。
DWARF 3 在连接电脑后,App上的操作(拍摄的图像)不会及时同步到U盘,需要插拔数据线后再刷新。

2.天文文件
DWARF 3 的拜耳阵列为 RGGB。DWARF 3 的长焦传感器是 IMX678,像素尺寸为 2 μm。

-
CALI_FRAME:校准帧文件夹,用于存放两类图片。一是出厂时拍摄的暗场、平场和偏置场图片;二是后续拍摄生成的暗场堆叠图 。
-
DWARF_DARK:在暗场模式下拍摄的单张暗场原始图像存在这里。
-
DWARF_RAW:每次天文拍摄都会生成一个相应的文件夹,存放每次拍摄的单帧原始文件(RAW 文件)、堆叠图像。
-
Solving_Failed:当校准失败时将自动创建此文件夹,存放校准失败期间的所有图像。可检查图像确认是否缺乏清晰明亮的星星导致校准失败。
-
RESTACKED:多夜叠图文件夹,每次重叠后生成一个相应的文件夹,存放重叠的jpg图、jpg缩略图、png图、fits图。
2.1校准帧
使用1.2.9 及以上固件,才能看到校准帧文件。使用1.3.0 及以上固件,校准帧的格式是 fits。DWARF 3 的堆叠图会自动使用校准帧文件。格式化 DWARF 3 会删除校准帧文件夹,重启 DWARF 3 会重新生成出厂自带的校准帧文件。删除 CALI_FRAME 文件夹,重启 DWARF 3 会重新生成出厂自带的校准帧文件。
2.1.1目录结构
点击 U盘-Astronomy-CALI_FRAME,查看校准帧。

bias,dark,flat 目录下均有 cam_0(长焦)和 cam_1(广角)校准帧文件夹。

2.1.2暗场命名规则
以长焦暗场的数据解释命名格式,如下:

-
暗场。
-
曝光时间。
-
增益值。
-
bin 表示 binning 设置。其中:长焦 bin_1表示未 binning(4K),bin_2 表示 2x2 binning(2K);广角 bin_1表示未 binning(2K)。
-
暗场温度。
-
暗场数据是 10 次叠加平均生成。
在校准帧文件中的单张暗场是在暗场模式下拍摄的多张暗场图片堆叠并平均生成的,没有减去偏置场。而在 DWARF 3 机内进行堆叠时,会自动完成暗场减去偏置场的操作。
2.1.3平场命名规则

-
平场。
-
增益值。
-
bin 表示 binning 设置。其中:长焦 bin_1表示未 binning(4K),bin_2 表示 2x2 binning(2K);广角 bin_1表示未 binning(2K)。
-
ir 是滤镜设置,其中 0 表示标准滤镜,1 表示天文滤镜,2 表示双窄带滤镜。
如何将机内平场换成自己拍摄的平场?使用自己拍摄并叠加平均的平场,替换掉对应滤镜的平场即可。注:需要使用 16 位无符号整数 fits 图像,命名规格和原图一致。
2.1.4偏置场命名规则

-
偏置场。
-
增益值。
-
bin 表示 binning 设置。其中:长焦 bin_1表示未 binning(4K),bin_2 表示 2x2 binning(2K);广角 bin_1表示未 binning(2K)。
如何将机内偏置场换成自己拍摄的偏置场?使用自己拍摄并叠加平均的偏置场,替换掉对应的偏置场即可。注:需要使用 16 位无符号整数 fits 图像,命名规格和原图一致。
2.2暗场

-
由长焦/广角镜头拍摄。
-
快门和增益。
-
bin 表示 binning 设置。其中:长焦 bin_1表示未 binning(4K),bin_2 表示 2x2 binning(2K);广角 bin_1表示未 binning(2K)。
2.3天文

-
原始图像。
-
由长焦/广角镜头拍摄。
-
目标名称。
-
快门和增益。
-
拍摄时间。
-
拍摄张数。
2.3.1天文图像(亮场)命名规则

-
目标名称。
-
曝光和增益值。
-
滤镜。
-
时间戳(包括年、月、日 - 时、分、秒、毫秒)。
-
拍摄时传感器的温度。
-
实时堆叠时被拒绝的帧(没有被堆叠的帧)。
2.3.2天文图像格式介绍

App 相册下载后的图:jpg 格式,是堆叠图像,经过拉伸处理,适合快速预览和分享。
DWARF 3 机内天文图像:
-
stacked_thumbnail.jpg:app相册预览图,尺寸极小。
-
stacked.jpg:8 位堆叠图像,经过拉伸处理,适合快速预览和分享。
-
staced.png:16 位堆叠图像,经过拉伸处理,保留了灰阶,适合后期处理。
-
staced.fits:16 位堆叠图像(未拉伸的线性 fits),可能会被裁剪,适合后期处理。
- 单张tiff/fits:单张RAW图像(依据 App 里的相关设置生成),适合手动堆栈。
2.4校准失败

-
不同模式下的校准文件:CALIBRAION指天文摄影中的校准;EQ指赤道仪模式中的校准。
-
拍摄时间:精确到毫秒。
2.4多夜叠图

-
stacked.jpg:重新堆叠的 jpg 图像,在相册内下载的就是此图,是 8 位堆叠图像,经过拉伸处理,适合快速预览。
-
stacked_thumbnail.jpg:重新堆叠的缩略图。
-
stacked.fits:重新堆叠 fits 图像,未拉伸的线性图像,适合后期处理。
-
stacked.png:重新堆叠生成的 png 图像,未经过拉伸处理,是线性数据,适合后期处理。
3.文件管理(删除和格式化)
3.1删除
3.1.1App删除
点击相册“选择”按钮,即可批量选择照片进行下载或删除。
删除相册中的照片会同时删除存储卡上的文件。删除天文、全景或连拍模式下的照片时,将会删除该项目中的所有单张图片。
3.1.2电脑文件删除
在U盘中选择图片或文件夹(天文、全景、连拍)即可删除图像。
删除后请插拔数据线或重启D3来刷新储存空间。如果使用Mac电脑删除图像,请清空垃圾箱以确保彻底删除图像。
3.2格式化
格式化 DWARF3 将删除所有模式的文件夹,但它们将在下一次拍摄时自动生成。格式化 DWARF 3 会删除校准帧文件夹,重启 DWARF 3 会重新生成出厂自带的校准帧文件。
请备份 DWARF 3 U盘中的文件,并使用电脑将其格式化为“exFAT”格式。
-
将 DWARF 3 连接至电脑。
-
将 DWARF 3 开机,它将在电脑上显示为U盘。
-
右键点击U盘,选择“格式化”(不要勾选“快速格式化”)。
-
选择 exFAT 作为文件系统。